石榴

发布时间: 2022-05-06

(石榴科石榴属植物)

石榴(拉丁名:Punica granatum L.)落叶乔木灌木;落叶灌木或乔木,高2—7米,稀达10米;幼枝常具棱角,老枝近圆形,顶端常具锐尖长刺。叶对生或近簇生,纸质,长圆形或倒卵形,长2—9厘米,宽1—2厘米,先端钝或微凹或短尖,基部稍钝,叶面亮绿色,背面淡绿色,无毛,中脉在背面凸起,侧脉细而密;叶柄长5—7毫米。花两性,1至数朵生于小枝顶端或叶腋,具短梗;花萼钟形,红色或淡黄色,质厚,长2—3厘米,顶端5—7裂,裂片外展,卵状三角形,长8—13毫米,外面近顶端具1黄绿色腺体,边缘具乳突状突起;花瓣与花萼裂片同数,互生,生于花萼筒内,倒卵形,红色、黄色或白色,长15—3厘米,宽1—2厘米,先端圆形;雄蕊多数,花丝细弱,长13厘米;子房下位,上部6室,为侧膜胎座,下部3室为中轴胎座,花柱长过花丝。浆果近球形,径6—12厘米,果皮厚,顶端具宿存花萼。种子多数,乳白色或红色,外种皮肉质,可食,内种皮骨质。花期5—7月,果期9—10月。

性味甘、酸涩、温,具有杀虫、收敛、涩肠、止痢等功效。石榴果实营养丰富,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、梨要高出一二倍。

中国栽培石榴的历史,可上溯至汉代,据陆巩记载是张骞从西域引入。中国南北都有栽培,以安徽、江苏、河南等地种植面积较大,并培育出一些较优质的品种。其中安徽怀远县是中国石榴之乡,怀远石榴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。

中国传统文化视石榴为吉祥物,视它为多子多福的象征。

中文名              石榴

拉丁学名          Punica granatum L.

别    名             安石榴、山力叶、丹若、若榴木、金罂、金庞、涂林、天浆

界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植物界

门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被子植物门

纲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双子叶植物纲

亚    纲             原始花被亚纲

超    目             桃金娘目

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石榴科

属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石榴属

种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石榴

命名者及年代     Linn.,1753

石榴形态特征





石榴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在热带是常绿树。树冠丛状自然圆头形。树根黄褐色。生长强健,根际易生根蘖。树高可达5-7m,一般3-4m,但矮生石榴仅高约1m或更矮。树干呈灰褐色,上有瘤状突起,干多向左方扭转。

树冠内分枝多,嫩枝有棱,多呈方形。小枝柔韧,不易折断。一次枝在生长旺盛的小枝上交错对生,具小刺。刺的长短与品种和生长情况有关。旺树多刺,老树少刺。芽色随季节而变化,有紫、绿、橙三色。

叶对生或簇生,呈长披针形至长圆形,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2-8cm,宽1-2cm,顶端尖,表面有光泽,背面中脉凸起;有短叶柄。

花两性,依子房发达与否,有钟状花和筒状花之别,前者子房发达善于受精结果,后者常凋落不实;一般1朵至数朵着生在当年新梢顶端及项端以下的叶腋间;萼片硬,肉质,管状,5-7裂,与子房连生,宿存;花瓣倒卵形,与萼片同数而互生,覆瓦状排列。花有单瓣、重瓣之分。重瓣品种雌雄蕊多瓣花而不孕,花瓣多达数十枚;花多红色,也有白色和黄、粉红、玛瑙等色。雄蕊多数,花丝无毛。雌蕊具花柱1个,长度超过雄蕊,心皮4-8,子房下位。

成熟后变成大型而多室、多子的浆果,每室内有多数子粒;外种皮肉质,呈鲜红、淡红或白色,多汁,甜而带酸,即为可食用的部分;内种皮为角质,也有退化变软的,即软籽石榴。

果石榴花期5-6月,榴花似火,果期9-10月。花石榴花期5-10月。

石榴生长环境

生于海拔300-1000米的山上。喜温暖向阳的环境,耐旱、耐寒,也耐瘠薄,不耐涝和荫蔽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但以排水良好的夹沙土栽培为宜。

石榴分布范围

原产巴尔干半岛至伊朗及其邻近地区,全世界的温带热带都有种植。

中国三江流域海拔1700-3000米的察隅河两岸的荒坡上也分布有大量野生古老石榴群落。中国南北都有栽培,以江苏河南等地种植面积较大,并培育出一些较优质的品种,其中江苏的水晶石榴和小果石榴都是较好的品种。


 

©2000-2021 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

备案/许可证号:滇ICP备12000361号

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滇ICP备12000361号-1

备案查询:工业和信息化部ICP/IP地址/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

联系方式

地址: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杨林职教园区

电话:0871-67985516 0871-67985881

传真:0871-67985981

  • 官方微信
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5/04/03 10:04:30